國營新觀點:藻礁公投事件,台灣綠能產業面臨的困境│台電、中油

藻礁爭議,能源轉型面臨多重挑戰!

藻礁公投事件,台灣綠能產業面臨的困境│台電

準備考試很重要,但也要關心國家大事。
國營事業通常是國家民生、工業產業基礎,影響著整個社會的發展,魯魯開啟這系列企畫,就是要帶同學們了解國營事業市場現狀。
除了讀書考進國營事業之外,也從社會面了解自己未來的公司。

全球極端的氣候與環境汙染的影響,環保意識逐漸抬頭,「綠色能源」與「零碳排」已成為國際上的熱門話題,為配合國家溫室氣體長期減量目標,中油與台電近年來也在推動綠色革命的浪潮,想要減少空汙並達到穩定、安全且永續的能源供給,發展再生能源與天然氣已成為我們的一大目標。


邁向非核家園,該如何達到穩定供電?

在「非核家園」的前提下,要以綠電取代核電,氣電取代煤炭發電。台灣因為自然條件的限制,並沒有大面積的土地建置太陽能或風力發電,所以自兩年前才開始透過發展離岸風電來解決供電問題。

除了穩定供電外,中油近年也致力於穩定供應國內用氣,來達到溫室氣體減量目標,但由於台灣沒有辦法自產天然氣,必須仰賴國外進口,而為達到穩定供氣最必要的條件就是建立天然氣接收站

拚減碳廢核—天然氣扮演重要角色!

天然氣如果自國外進口,船運過程中必須是高壓低溫的狀態。而抵達接收站時,透過管線連接至儲氣槽,儲氣槽再連接至發電廠。關鍵在於天然氣接收站,必須有獨立的港口還必須接壤發電廠所以在位置上的選擇更是有限

其實從20世紀末期,政府就著手開發天然氣接收站,高雄第一接收站即是台灣第一座天然氣接收站。隨著天然氣發電能源配比不斷提昇,接收站的增設勢在必行,而近期最爭議的問題莫過於觀塘第三接收站所引發的護礁運動。

環境問題與能源穩定發展的兩難–

觀塘第三接收站是為供應大潭發電廠天然氣機組,預定在2023年完工,但現在環團不斷抗議,接收站所劃定的建設範圍危害附近藻礁生態,並將訴諸公投連署停止興建觀塘第三接收站,此舉推遲了原本預定的行程,恐怕將延遲至2025年

藻礁公投將在12月18日舉行,在這半年之中政府也與環保團體不斷的進行溝通與審查,希望能將藻礁破壞程度減到最低,若24日公投通過,影響的將是台中與高雄的發電,煤燃量未來勢必增加。 此次事件爆發的另外一個原因,也是因為從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至今,讓大量台商回台投資設廠,導致在工業用電需求不斷提高的狀況下必須有更大的電力供應,使得第三接收站更是迫在眉睫。

從能源政策的調整、離岸風電的發展、天然氣接收站的建置,都是為了能夠提供一個穩定能源的環境,從2017年8月15日的大跳電,讓民眾感受到全台灣的用電如履薄冰,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陷入危機當中。在穩定能源的前提下,任何建設勢必會犧牲掉一方的利益,不管是公共還是私人,就如同年金改革般,應該在溝通協調中找尋雙方的中庸之道。


面對環境問題的挑戰以及能源發展的不確定性,身為台灣能源的兩大供應者,台電與中油勢必強化營運模式且需要更多的人才投入,以提升國際競爭力,並持續推動國內能源轉型,來落實節能減碳、永續發展。有興趣進入台電、中油工作的朋友,近幾年都有釋出大量職缺,想了解更多以下有免費講座歡迎大家報名參加唷!


更多台電或是中油招考資訊,可以留下資料,將會有專人致電聯絡,適合的考試類組、考科準備方法、上榜最佳組合,一次為你解析!→報名免費諮詢講座

最新考情趨勢:


推薦講座:

熱門文章